欢迎来到雷豆网!
loading
免费发布信息
·总站 [切换]
    信息分类
    雷豆网 > 热点资讯 > 雷豆资讯 >  泰国杀妻骗保案被告判无期 日本有类似案件这样判

    泰国杀妻骗保案被告判无期 日本有类似案件这样判

    时间:2020-01-11 20:40:56  编辑:  来源:互联网  浏览:10094次   【】【】【网站投稿


    天津男子张轶凡涉嫌为骗取国内保险金、在泰国蓄意谋杀妻子张英(化名)一案于12月24日上午在泰国普吉府法院宣判。

    法院当庭宣判张轶凡获无期徒刑。

    泰国杀妻骗保案案情回溯

    旅游,下榻一家位于悬崖的度假酒店,其间张英死亡。

    事发后,张轶凡被泰国普吉岛卡马拉警局控制,在口供环节,他向警方承认自己在酒店泳池内,将妻子杀害。

    张英家属称,张英生前被投保十余份保险,保险金额约3000多万元,受益人均为张轶凡。之后,根据天津警方提供的保单明细,事发前,张轶凡密集投保11份,总保额为2676万元。

    天津警方于2018年12月11日对张轶凡涉嫌保险诈骗立案侦查。2019年1月24日,泰国检方以泰国刑法第289条第四、第五款蓄意谋杀、残忍伤害他人致死罪,控告该案犯罪嫌疑人张轶凡。

    从今年7月5日开始,此案在泰国普吉府法院先后进行了10次开庭。庭审中,检方曾向法官提交了多份证据,其中包括天津警方提供的受张轶凡高额打赏网红女主播的口供,该网红主播称张轶凡共累计给她打赏40余万元。

    张轶凡在庭审中交代了犯罪经过,称杀害张英系因二人发生争执,在泳池内打架造成溺水死亡,否认自己是图谋骗取保险赔偿而蓄意谋杀。

    此案原定今年11月宣判,后因“案情重大”,法院宣布延期。

    受害者家属在此次宣判前曾表示,希望法院判处嫌犯死刑,否则将上诉。依据中国刑法第十条,中国公民在国外犯罪,可在国内继续起诉。

    历时27年的日本“杀妻骗保”悬案

    日本曾经也发生过一起轰动一时的跨国杀妻骗保案件。

    据《朝日新闻》报道,1981年8月的一天,年轻的日本夫妇三浦和义与妻子三浦一美去往洛杉矶,下榻在当地一家豪华酒店。34岁的三浦和义是一名贸易公司老板,他在酒店大堂和美国商人洽谈生意,告知妻子会有裁缝到房间给她做衣服。

    一名女裁缝上门给一美量尺寸时,突然用钝器击打一美的头部。三浦和义闻讯赶到房间后安慰受伤的妻子,并且劝说不要把事情闹大。最终,一美去医院缝针治疗,没有报警。

    时隔3个月,三浦夫妇又去往洛杉矶。同年11月18日,两人在一个停车场遭到2个歹徒枪击抢劫。三浦和义脚部受轻伤,一周后伤愈出院。而当时28岁的一美被枪弹击中脑部,成了植物人。

    三浦和义与妻子合影。YouTube视频截图

    在被袭击1年后的1982年11月,三浦和义的妻子在日本被宣告死亡。一美在日本治疗期间,三浦和义悉心照料,获得了众人的同情。

    洛杉矶警方对这起枪击案投注大量精力进行侦破,然而一直无法锁定嫌疑人。

    时间冲淡了人们对这起案件的关注,直到1984年,日本杂志《周刊文春》以《可疑的枪弹》为题针对三浦和义妻子遇害案发表了系列报道。报道称,有匿名人士提供证据,指认三浦和义在妻子死后获得了总额高达1.55亿日元的保险金。

    《周刊文春》1984年发表的《可疑的枪弹》报道。推特截图

    《周刊文春》的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和媒体对这一旧案的关注。1985年,日本女星矢沢美智子不堪压力主动向《产经新闻》爆料,她承认自己是三浦和义的情人,称三浦以金钱报酬和结婚为条件,指使她杀害一美,目的是得到巨额保险赔偿。

    矢沢美智子随后向日本警方投案自首,坦白在洛杉矶酒店企图杀害一美。1985年9月,日本警视厅以涉嫌“杀人未遂”逮捕三浦和义和矢沢美智子。


    日本和美国警方联动,对三浦和义案进行全面调查。期间,日本媒体对三浦和义紧追不舍,曝光了关于他的诸多隐私。三浦和义以“损害名誉”控告了多家日本媒体。

    三浦和义涉嫌杀妻案纠缠多年未果。1994年,日本一法院裁定三浦和义“谋杀罪”成立,判处终身监禁。万万没想到,东京高等法院1998年以证据不充分为由推翻这项判决,并于2003年获日本最高法院支持,裁定三浦和义无罪。

    被冠“杀妻骗保”嫌疑约17年后,三浦和义“洗白”,重获自由。

    日本法院已了结此案,但是美国警方还在持续调查之中。2008年2月,三浦和义到美属塞班岛度假时,美国警方将其逮捕带回洛杉矶拘留。三浦和义否认参与杀妻,但是美国警方称其“共谋谋杀罪”成立。

    2008年10月,61岁的三浦和义被美国警方逮捕后不久,在洛杉矶拘留所用自己的衬衫上吊自杀身亡。

    这个纠缠了27年的案件成了不解之谜,之后还被改编成了电影《三浦和义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