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雷豆网!
loading
免费发布信息
·总站 [切换]
    信息分类
    雷豆网 > 热点资讯 > 雷豆资讯 >  日本的“良心测试”背后,暗藏着哪些现实?

    日本的“良心测试”背后,暗藏着哪些现实?

    时间:2020-10-03 17:23:49  编辑:  来源:互联网  浏览:10106次   【】【】【网站投稿

    “大家的良心,肉眼可见”

    最近看到一档日本节目,主要介绍了一些日本当下日常购物中的新鲜现象。有点意思的是,当下看起来不管不顾、全凭自觉的店家越来越多了。与其说是购物,倒像是一场“良心测试”。


    比如在日本东京秋叶原的一家游戏卡商店,店里的饮料自动贩卖机上特别粘了一个小盒,盒子里则放了一沓钞票,专门给买饮料的人使用。

    如此一来,等于店家请顾客们免费喝饮料。不过一罐饮料大多一百多日元,用机器上的千元钞票必然会剩,因此还特别备注了,找零也请放回盒子里。


    据说店家这样做主要是出于今年日本的夏天出奇地热,多个地区8月里超出35度的猛暑天数都创下了多年以来的新记录,作为店里的防暑对策,想出了免费请大家喝冷饮这个方式。

    当时秋叶原这家店铺的举动还一度成了话题,在新闻报道中被喻为防暑“神应对”。


    不过,明晃晃的钞票摆在那里,大家真的会老老实实各取所需接受店家的好意吗?

    就连网友们在给店家点赞的同时,也都表露出些许不安。


    果然,成为话题的店铺善举引发了电视节目对“人间观察”的兴趣。特地在直对自贩机的角度暗自装了摄像头后,两个多小时的记录下,来买饮料的总共十来个人,全都把找回的零钱一一放回了盒子里,没有一个人私自把钱拿走。



    在后来对买饮料顾客的采访中,大家普遍都表示,光是能免费喝饮料就已经很值得感谢了。


    “能免费喝就够感谢了”


    “感激地收下好意”

    相比秋叶原的店家出于防暑而放心地给顾客提供冷饮随便买的福利,东京中野区的一家古着店则是十足的“放任式”购物。

    满当当的衣服、货架、试衣间,乍一看同普通店铺没什么区别,然而唯一缺少的就是营业员。

    没错,这是一家实打实的无人服装店,连店名都是简单粗暴的「無人の服屋」。


    顾客需要做的只是随意挑选和试穿喜欢的衣服,按照所用的衣架对应的价格自行在店内的机器投币付款即可。


    完全没有人工应对,店铺终日不上锁,24小时营业。唯一需要的,或许就是顾客自身的素质。

    而店主决定如此经营,大部分也是依托于“完全交由顾客的良心”。

    “无人买卖”增多,暗示着什么?

    说到日本的无人店铺,其实目前早已不止一两家。比如东京涩谷的koe综合商场里,便有晚间无人自助购物模式。


    另外像无人便利店,2018年开始在东京试点的“TOUCH TO GO”,还有2019年开始导入的罗森无人便利店,目前711和全家也都纷纷找到了各自的合作方NTT和松下,计划继续推广无人店铺。

    再有更加生活化的,便是一些远离市中心的住宅区里常见的无人蔬果小卖部。


    为何在日本渐渐有越来越多的“无人买卖”?民众较高的自觉意识确实是一个基础,但现象逐渐升级的当下,还暗示着两个日本社会所面临的现实。

    1)“省人”迫在眉睫

    上文提到的无人服装店,在问及如此经营的初衷时,店家坦白地说到,完全是出于减少人员开支成本的考虑。因为对他来说,开店最花钱的其实是雇人。


    人口高龄化和劳动力不足已长期渗透着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由此造成不断上升的用人开支,也是众多日本企业面临的一大现实。

    曾有统计显示,日本绝大部分行业平均的用人开支都占到了总成本的一半以上。而像商店这种“小売業”则平均已逼近70%。


    在“省人才是硬道理”的当下,一向保守谨慎的日本也不得不开始了向“无人买卖”的试水。

    2)偷窃严罚,“成本”过高

    明摆着的钞票没人随便拿,不上锁的店铺放开随便逛,即便社会普遍自觉意识高,但哪里也不乏居心不良之人。

    无人店铺不少,遭灾受害的却不多,很大一部分原因还在于,日本对于偷窃行为刑罚严厉,且不看金额大小,完全以性质来定罪。

    即便只在店里拿了一盒泡面,如果还没结账便放进了自己的包里,也会被认定为偷盗而算入刑事犯罪,依据日本刑罚将可能处以10年以下拘役或50万日元(约3.2万元)以下罚款。

    一旦有了犯罪记录,今后像就职、经商、买房买车等贷款,均有可能受到阻碍。如此高成本的打压下,便相应束缚了想图谋不轨的人的手脚。

    当然,愈发沉重的生活压力下,日本的贫富差距也在日渐加剧,无视刑罚顶风作案的如今也大有人在。

    这点上,除了全权交给民众良心之外,日本警察也会时不时出力。

    比如在日本许多人仍然习惯外出不锁门,自行车也不配锁,在盗窃案件有所抬头的时候,日本的警察叔叔们便不得不一一向居民宣传,外出要有锁门的意识。巡查中看见路上有没上锁的自行车,还会专门给车配一把“警锁”。


    日本社会的管理理念倾向于创建安全、安心的环境,普遍的自律意识加切实的法律约束,或许就是“良心测试”没令人失望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