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雷豆网!
loading
免费发布信息
·总站 [切换]
    信息分类
    雷豆网 > 热点资讯 > 雷豆资讯 >  “卖点心的留学生”惊现日本各地,来路不明还需长点心!

    “卖点心的留学生”惊现日本各地,来路不明还需长点心!

    时间:2020-10-10 21:09:14  编辑:  来源:互联网  浏览:10274次   【】【】【网站投稿

    “我是留学生,受疫情影响生活很困难”

    最近,日本街头一个新现象吸引了各路媒体的注意。这个现象其实在几个月前就已经陆续出现,先是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了话题,愈发普遍后便引来了日本媒体抽丝剥茧式的探访。现象的主角是自称留学生的路边小商贩,还有其手里的“迷之小点心”。


    车站旁边,一位亚洲面孔的外国女性带着一个包裹还有拉杆箱,时不时向身边的路人搭话。

    在搭话的同时,还会给对方看自己手里已准备好的小卡片,上面更为清楚地写明了自己的事由和目的。

    “我是留学生,受疫情影响找不到工作了。为了学费和生活费出来卖点心,谢谢你的帮助。1个500日元,2个1000日元。”

    自称留学生的女性所卖的是这种看不到品牌和食品说明的散装小点心,还包上了应季的万圣节包装,一袋500日元(约32元)。


    这种随意的路边兜售还真吸引到了买家,不时便能看到有路人掏钱购买。

    而在媒体记者前去采访时,卖点心的女性便没做任何回答,转身匆匆离开了。


    据说,这种多在大城市车站或繁华街边出现的“卖点心的留学生”,从今年5月底开始就已经渐渐显现了。

    东京、名古屋、大阪、神户、福冈等地均有“目击者”,大家晒出的点心各式各样,但形式却出奇一致:

    “我是留学生,疫情让我很困难,能买些点心帮帮我吗?”


    五六月份正值日本一波疫情高峰逐渐缓和,停业、失业问题开始显现的时候。忽然出现的困难学生卖点心虽然引起了话题,但大多数人以为应该只是一时的现象,除了在网上晒一晒之外并未引起过多的重视。

    然而,直到现在,特别是近期在东京JR中央线沿线车站,“卖点心的留学生”出现地尤为频繁。


    非但没减少,反而更加泛滥,“卖点心的留学生”究竟是个什么群体?如果在日本生活困难,真得可以像这样寻求帮助吗?

    不仅违规,更要当心

    在日本食品专家的解读下,这种小点心的迷之身份随之被揭开了。这是一种在菲律宾很常见,被称为“菲律宾小甜球”的甜点。不论是原料还是做法都非常简单。

    不过,这样4个小球一包的简单小点心,500日元的售价即便是正常买卖也着实不算便宜,何况还是来路不明的自制点心。

    日本有时也会有甜点铺子在街边拉着小车临时售卖,老字号的和果子,8个也也就650日元(约40元)。


    如此一来,倘若真得在街边碰到,选择掏钱购买的人,想必大多是出于助人为乐的善心。许多日本网友在晒自己遇到了“迷之点心”的同时,也有不少提到了看到别人有困难便主动“捐款”了。


    “大概上个月我也碰到了,觉得人家怪不容易的就捐了500日元。看来不太妙啊。”


    “我也遇到说是疫情下找不到工作来卖点心的留学生了。虽然有可能是骗人的,但这种骗钱方法效率未免也太低了。万一是真困难到这种程度呢,被骗了也就这样吧,感觉无所谓。”


    “为了学费和生活费而在车站卖点心的留学生,要是也跟我搭话的话可该怎么办才好呢?”

    首先,这一现象目前已经遍布日本多个城市,并且方式方法大多一致,因此不排除是有组织的牟利行为。虽然身份尚未明确,但很有可能并不只是单单的困难留学生求助,甚至是否是留学生都值得打个问号。

    其次,遇到媒体上前探访时便下意识选择躲避,证明这些卖点心的人群本身也对自身的行为感到不安。那么沿街销售自制点心的行为,在日本合法合规吗?

    根据日本的道路交通法,在公共道路上的销售行为需要在当地警署备案,获得许可。再者,食品销售需要事前向保健所申请资格,没有许可擅自销售的话将涉嫌违反食品卫生法而有可能被处以3年以下拘役或300万日元(约19万元)以下罚款。

    相信平时大家路遇沿街销售或者宣传的人来搭话,大多都会下意识地无视。不过如果碰到“困难留学生”的情况,不排除会有伙伴感同身受,从而有献出爱心的想法。

    在这里还是要提醒大家多加留意,爱心另当别论,但来路不明的食品务必不要轻易入手。或许也不乏有受到“启发”,打算自己也尝试路边小买卖的伙伴,那就更要打住了。要走流程申请许可不说,在便捷的网购时代更是事倍功半的一条路。总之,路遇小点心,真要留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