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雷豆网!
loading
免费发布信息
·总站 [切换]
    信息分类
    雷豆网 > 热点资讯 > 雷豆资讯 >  北海道海胆莫名大量死亡,渔业已经损失76亿,全球变暖即将面临巨大灾害?

    北海道海胆莫名大量死亡,渔业已经损失76亿,全球变暖即将面临巨大灾害?

    时间:2021-11-16 00:13:31  编辑:  来源:互联网  浏览:10266次   【】【】【网站投稿

    日本北海道是一个好地方,由于面积是日本四岛中最大的,有较大面积的农田,所以日本历史上曾经派遣大量的人力去开荒,而且得益于海洋暖流、寒流的影响,北海道附近形成了优越的天然渔场,渔业资源也相当丰富。然而,随着污染的加剧,北海道海域遭遇了严重的危机。


    大家看电视都可以知道,渔业资源对于日本相当重要,因为整体上缺少耕地,日本人粮食需要大量进口,而鱼则成了另一种重要的食物,加上日本的造船业也比较发达,因此日本的捕捞业很发达,日本年捕鱼量在世界排第一位常年在世界前几名。

    北海道由于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的交汇,海水激荡可以卷起很多矿物质,而矿物质是海洋浮游植物所需的,人们充分利用天然渔场的优势发展近海的养殖业。


    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压力,日本的一些海域也存在污染,比如今年奥运的时候,很多人都吐槽东京湾的海水质量。

    而据国外10月9日消息,从9月下旬开始,北海道东部海域出现海胆、鲑鱼等大量死亡的现象,原因可能跟这一海域发生的赤潮有关。

    粗略统计死亡的鲑鱼有一两万条,而海胆更是不计其数。


    海胆本身没啥肉,其实吃的是生殖腺以及海胆黄(类似于鱼籽),在日本是一种较为受欢迎的食物。

    可是本应长满黑刺的海胆,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空壳,原本里面最诱人的海胆黄早已不见踪影,轻轻一捏就会碎掉,也就是海胆出现了大量的死亡,然后内部的有机组织被海洋微生物给分解了。


    而这场危机之大也超过很多人的预料,据当地调查,9月下旬开始北海道东部海域就出现了海胆大量死亡的情况,死亡比例接近九成,规模之大在当地来说是“史无前例”。

    海胆的生长也需要一定的周期,渔民们为了获得足够的海胆也会投放海胆苗,原本有一部分海胆已经快到收获的时候了,结果却大量死亡,一些新投放的海胆也大量死亡。在沙滩上可以见到大量的海胆壳子,气味腥臭。


    海胆和鲑鱼的大量死亡可能和近年来频繁发生的赤潮有关。

    赤潮是一种海洋微生物泛滥的现象,藻类的泛滥可能导致海水中的溶解氧被大量消耗,造成海洋鱼类缺氧,而藻类也可以聚集在鱼类的鳃部,也影响鱼的呼吸;还有一些藻类本身存在毒性,如果鱼类较多地吞食这类藻类,则可能造成中毒事件。赤潮中有毒藻类对人类也有一定的威胁。


    藻类的大爆发和海洋的污染有一定关系,藻类可以看作植物,需要氮、磷等有机物来合成叶绿素等关键的化学物质,这样它们才能存活。

    而人类的粪便、尿液中都含有氮、磷,工业也有一定的排放,这造成了海水的富营养化,藻类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爆发了。

    赤潮并不一定是红色,也可以是绿色等,但是危害都是巨大的。


    本来北海道由于纬度稍高,而且受千岛寒流的影响,是不大容易发生赤潮的,可是这次事件中,日本的环保机构却在水中发现了一种能在较低温度中存活的藻类,这也是这次赤潮爆发的原因之一。

    这个消息更不好的地方在于,藻类体积很小,本身在水中的量就很大,人类无法清除海水中所有的这种藻类,就算清除了也可能由洋流冲来新的。


    这就糟糕透了,意味着未来北海道的北部海域未来还可能多次爆发赤潮,而且全球变暖也可能加剧这样的危机。

    全球变暖会导致海洋温度异常,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就都和海水温度异常有关,如果北海道海域的水温再升高的话,那么也可能爆发更多样的赤潮危机。

    这对日本的捕捞业和近海养殖业都存在巨大的威胁。


    冲绳珊瑚白化

    这只是日本海域区域性的危机,但是在世界的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问题。

    我国沿海面临的问题是,珊瑚礁的死亡和退化,也是由于海水温度的异常,珊瑚死亡后被分解就褪去了斑斓的色彩,变得灰蒙蒙一片,死气沉沉的,而珊瑚礁又是很多鱼的栖息地,珊瑚的大量死亡也导致鱼无处可藏,只能迁徙到别处。

    为了应对珊瑚的危机,我国也有专门的珊瑚研究、育苗机构,将育出来的珊瑚种在海水里。

    生命诞生于海洋,可是生命又反过来影响了海洋的环境,生物和环境是相互作用的。

    不过如今地球上只有人类一种文明,但是也正因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十分巨大,因为人类还能主动地大范围地改造环境,找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发展道路很重要,其实主要还是为了我们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