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伙同日本男子,入室性侵女子被捕!还对警方称:对性暴力感兴趣
7月,发生在大阪府的强奸案件震惊了整个日本社会。案件的三名涉事者,其中一名是中国籍的年轻男子——李某,年仅23岁,身份为在日专门学校学生。更令人唏嘘的是,这三人甚至在犯案当天仍互不知名,仅通过“字母代号”互相称呼,仿佛完成一场精心编排却冷漠至极的“合作”。
据大阪府警方通报,这起案件发生在6月中旬,大阪府内某间公寓内。一名20多岁的女性,遭三人持刀威胁并实施性性侵。主犯李某已被逮捕,而与其共犯的两名日本男子也已被捕。 在警方调查中,李某还称"本来就对性暴力感兴趣"。这种态度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小编了解到,三人通过网络认识,目标明确,就是为了“共同作案”。更令人发指的是,他们彼此并不知晓真实身份,仅用“A”、“B”、“C”这类字母代号相互称呼,像是一场“匿名的罪恶合作”。 事件曝光后,日本各大媒体迅速报道,尤其“用英文字母互称的关系”成为关键词,刺痛着公众神经。网络评论区瞬间爆炸: “这不是普通的犯罪,这是彻底的道德崩塌。”“居然有人可以不知对方姓名,却能合谋性侵……这说明了什么?”“匿名化网络正在吞噬人性。” 不少人开始担忧,日本社会的开放与宽容,是否正在被极个别外国人士滥用?而中国留学生群体,也因此承受了不应波及的舆论压力。 这起案件最大的警示,不仅是性暴力本身的可怕,而是网络匿名平台如何成为“犯罪工具”的冰冷现实。三名作案人通过网络平台“结识”,互不知名、不问背景,仅凭“性暴力目的”便聚集在一起。 这是一种“去人性化”的行为模式,在匿名系统下,人变成了功能单元,罪恶变得毫无负担。 据悉,李某为在日中国籍专门学校学生。近年来,在日中国留学生人数持续增长,多为勤奋学习、踏实生活的年轻人。然而,一旦出现类似极端事件,便极易引发整体群体的污名化。 小编认为个体犯罪行为应由个人承担,而不应波及整个族群。 但同时,也应提醒在海外生活的年轻人,法律与道德的红线,任何时候都不能触碰。 愿受害者早日恢复,也希望所有漂泊异国的年轻人,始终铭记: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放纵,异乡并不是无法无天的逃避所。
- 一名中国大学生在日本遭遇抢劫,5000日元现金被抢......[图]
- 2名中国男子在东京大街上遭袭击,四名行凶者逃离现场......[图]
- 紧急警报!日本气象厅向约200万人发出避难指示![图]
- 一名女子在日本电车内被刺伤,行凶者逃离现场......[图]
- 中国男子在日本被骗300万,对方自称“公安局长”......[图]
- 日本大叔报警称被妻子家暴,3小时内连打12通110,最后真相令人无语...[图]
- 重磅!日本政府成立新部门,应对外国人犯罪及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等行为......[图]
- 日本一火山发生“爆炸性”喷发,临近市区被火山灰覆盖......[图]
- 日本“女孩酒吧”血案:41岁痴情男为爱杀人,2名女性惨死刀下[图]
- 中国留学生伙同日本男子,入室性侵女子被捕!还对警方称:对性暴力感兴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