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雷豆网!
loading
免费发布信息
·总站 [切换]
    信息分类
    雷豆网 > 热点资讯 > 雷豆资讯 >  日本各地银行账户存款遭窃,统一流向支付软件?惊动日本政府...

    日本各地银行账户存款遭窃,统一流向支付软件?惊动日本政府...

    时间:2020-09-13 00:38:28  编辑:  来源:互联网  浏览:10143次   【】【】【网站投稿

    日本各地账户遭窃,统一流向支付软件?

    最近在日本各大新闻上出镜率最为频繁的关键词,想必“docomo口座”一定是其中之一。恶用、套现、账户失窃……一连几天每天都是各种受害加剧和道歉赔偿的报道。到底是个什么事呢?在电子支付愈发普及的当下,即便日本的脚步不算最快,但范围也还算广。日本的三大通讯社分别都有自己旗下的电子支付软件,而docomo旗下的便是这回事件的主角——docomo口座(账户)


    最初是在9月7日,曾有一则新闻极其简短地报道了宫城县仙台市当地的七十七银行发生了该行用户有几笔非本人操作的莫名出账,统一流向了docomo口座这一电子支付软件中。


    这则简短速报,随后便引出了令日本全国随之一震的金融诈骗事件。

    当然,事件大鱼的浮出水面并不是因为媒体的报道,而是在银行通报和警方立案侦查后,加上当事一方docomo的配合确认下,查出了这起利用电子支付软件盗取银行账户存款的恶性事件。

    简单来讲,作案人先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了被害人的姓名和账户及密码,然后用自己的名义和邮箱注册了docomo口座这个软件,在登录上受害人的账户信息后,便从中直接提现到软件里,成为了“自己”的资产。


    日本的银行账户大多没有取款后的即时提醒,特别是存折类账户,不少受害人都是特地去银行查看存折流水的时候,忽然发现的不对劲。


    ▲少则几万多则十万日元的存款,一笔笔地流向了docomo口座

    以9月7日事件曝光为起点,到9月10日为止便已在日本全国各地十几家银行发现了总共66起受害事件,涉及金额约1800万日元(约166万元)。


    随着搜查在日本全国范围内展开,受害面积也在逐步加大,到9月11日中午为止,受害案件已经累计到73起,金额超过了2000万日元。

    范围如此之大,并不是因为docomo用户在日本有多庞大,因为这起案件最大的特点是受害人基本都不是docomo用户。

    单纯只是自己的银行账户被人盗用,通过docomo口座转入他人腰包。下面这些docomo口座的合作银行,都有可能是这次事件潜在的受害对象。

    网络套现为何如此轻而易举?

    一起手法并不烧脑的网络金融诈骗,短短几天便令日本牵一发而动全身。

    通讯巨头docomo高层谢罪。

    日本警察厅(类似我国公安部)下令全国各地警局彻查。

    日本副首相兼财务大臣指示docomo需全额赔偿受害人损失。

    看到上文说明的作案手法,或许很多人会发现,先不管作案人是如何窃取他人银行账户信息的,之后在软件上的提现怎么如此简单?

    没错,这或许就是docomo口座被作案人相中的直接原因——有邮箱便能轻易注册,提现时没有软件用户和银行卡用户是否一致的确认。

    即便日本在电子支付领域再不活跃,目前许多软件在安全范畴上其实也都做到了基本的保障,像短信验证、照片验证等实名确认并不少见。

    然而作为日本三大通讯社之一的docomo,在实名确认上为何如此疏忽?


    ▲“我承认我们刚开始想得太天真了,这点确实应该反省。”

    docomo高层的一句“太天真”解释了这场全国关注的负面事件,并且也积极表示会全额赔付受害者的财产损失。

    然而身为行业巨头,却在最基本的安全措施上有所疏忽,真得是出于太天真或是不小心而偶然失足的吗?

    先从事后措施上来看,在日本全国接连查出因docomo口座被恶意利用造成账户遭窃层出不穷时,docomo的措施是停止新用户注册,而现有用户的操作不作任何限制。

    对此,docomo的解释是“每天在docomo口座上的交易约有1.3万件,如果停止使用将对现有用户造成很大影响”。

    docomo对于用户的执着和迫切不仅体现在这里,或许更可以用此说明为何在最初的安全措施上降低门槛,宁可牺牲安全度也要实现简易快捷的支付优势。

    争用户,特别是要争过同行竞争对手。

    同样是日本通讯三大社之一,softbank旗下的PayPay基本算是在日本知名度最高,使用人群最广的电子支付软件了。

    更令人瞩目的是,PayPay近期的成长速度惊人,业绩一度无人能及。

    竞争是市场的常态,但为此做出不当的牺牲或许就太不值得了。

    更何况,这并不是日本头一回发生电子支付盗刷事件。就在一年前,7-11旗下的7Pay软件也发生了集体盗刷,受害金额达到了5500万日元(约350万元),直接导致7Pay终止运营。

    docomo在经历了这一遭后,后续亡羊补牢式的追加强化安全措施想必是势在必行了。

    而对于民众来讲,日常生活中也更要自己加强提防。比如定期更新密码;时常注意账户动态;警惕不明信息或邮件等等。

    特别是收到类似通讯商名义的信息,不论是何种内容,里面附带的链接都不要直接点开,尽量通过官方渠道确认。


    有时作恶之人的手段并不见得有多高超,而更多在于周围环境中基于各种原因而放松的戒备。生活越来越便捷,需要我们警惕的也越来越多。